本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推人才培养,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2024年1月2日下午,吉首大学肖映胜教授团队在至善楼塔山讲堂作了题为“共话学术•筑梦科研”的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医学人文与信息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多位教师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曾艳主持。


会议现场
在开场致辞中,曾艳首先热烈欢迎肖映胜教授团队做客湖医、做客马院,为我们带来思想的盛宴。随后她隆重介绍了肖映胜教授、刘因灿副院长、曾文副院长、廖金香教授、孙明英副教授以及博士生等一行。
讲座伊始,肖映胜教授分享了多年的科研经验鼓励青年教师要有冲劲,敢于去突破自己,挖掘潜力,如此科研能力才能不断突破,并从四个维度,巧妙阐释“科学研究”。第一,科研对高校的重要性。这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所在,贯穿高校每个环节;是一个最需要提高的看家本领;是建设好学科、提高研究水平、提升教学的关键所在。第二,科研的“十二字”字诀。概括为“耐得住、沉得下、瞄得准、守得稳”的“四位一体”科学高效的学术方法。第三,做科研的两大主要推动力。既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又要积极申报课题。第四,强化问题意识。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等方面要有问题、有见地、有价值的去撰写文章。接下来,刘因灿副院长指出学术写作与项目申请由冷门到显学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要坐的住冷板凳,他强调,要将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科研工作中去,加强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讲座后,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专家教授由微观到宏观,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针对与会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专业解答。最后,曾艳作总结讲话,表示肖映胜教授团队学术讲座令人感悟颇深,受益匪浅,从宏观上提供的学术研究思路和方法,为青年后学们的学术写作研究和项目申报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指导,并再次对肖映胜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
此次学术讲座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共话学术•筑梦科研”学者名师学术讲座(沙龙)品牌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座内容详实,鞭辟入里,精彩纷呈,为助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拓宽了视野,进一步深化了要以文本文献为研究基础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对学院的科研工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推动作用。未来将继续打造该学术品牌,争取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
撰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 杨圣梅 曾靖岚
责编 杨子潞
审核 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