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医要闻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2024秋季学期第三期集体备课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25 点击:
A A
打印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一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与发展,11月23日,我校联合南开大学举行2024秋季学期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第三期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湖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南开大学—湖南省)主办,由人民公开课提供技术支持,并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云上大练兵平台全程直播。

集体备课会现场

本次备课会由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经验分享及教学点评指导三个环节组成。在第一个环节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全艳君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聚焦“重庆谈判的‘让’与‘争’”这一具体内容进行教学展示。首先从华君武《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说起,引导学生理解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以及中国共产党赴渝谈判的重要意义。然后从“事预则立,争得政治主动;以诚促和,作出局部让步;搁置争议,签署双十协定”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与分析。通过援引大量的历史资料,讲解了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策略有原则的退让与争取,阐述了签署《双十协定》的来龙去脉。最后她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在退让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决捍卫,最终“满载人心归去”,这是政治上的重大胜利。重庆谈判的经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勇气和智慧,重庆谈判的结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当下我们重温重庆谈判这段历史,可以体悟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的政治远见和人民情怀,为我们今天面对现实挑战,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营养和力量提供了生动教材。

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第二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天津市思政课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刘秀瑛与大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教学经验分享。首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整体的教学思路进行了阐释,指出要讲清本专题的三个重点和一个难点。紧接着对全艳君的教学展示授课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首先肯定了全艳君善于运用丰富史料授课的优点,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注重价值引领,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通过历史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得出一个历史结论;二是建议教学导入环节对标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要注重优化教学逻辑,遵循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在教学点评指导环节中,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赵付科首先进行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全艳君通过漫画导课的新颖性,指出授课思路清晰及文献资料使用恰当。赵付科重点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强调,教学设计与教学逻辑要突出“两个辩证统一”,即战略与策略的辩证统一、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的辩证统一。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柴勇从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教学逻辑的前后呼应以及教学内容的价值维度方面进行点评,同时,还梳理了该专题的四条线索,对全艳君教学细节上的处理进行了指导。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曾艳在点评中,首先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办方与协办方均表达了敬意,对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教授无私的经验分享与认真细致的点评表达了谢意,并肯定了全艳君为此次集体备课会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提出三个问题期待与全国同行共同探讨,即教育部对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如何进行深刻理解;教材体系如何成功转化为教学体系;数字时代建设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本次集体备课会是湖南省大湘西区域高校第一次在“云上大练兵”平台进行教学展示,并与省外兄弟院校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云上大练兵”平台作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对于加强教师合作交流,建立健全思政课备课机制,通过“合作”发挥“合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云上“沉浸式”学习交流方式是我校为了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思路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我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根据安排,11月30日,我校将继续与南开大学联合举办2024秋季学期“手拉手”第四期集体备课会。

撰稿 曹阳

编辑 翟凌锋

责编 陈静

审核 蒲洋